2019-08-05

当年,京郊游潮流兴起时

▲1996年12月4日,《北京日报》1版

▲2005年,京郊旅游区里的餐馆饭店为旅游过年的人们备好了各种饺子。贾同军/摄

▲2000年,到郊野休闲度假成为城里人的时尚。李继辉/摄

▲2011年,怀柔民俗户在为游客准备当地的特色饭菜。王秀敏/摄

▲1999年,海淀区旅游局举办金秋采摘节活动。程玉扬/摄

▲1996年10月29日,《北京日报》1版

▲1997年6月9日,《北京日报》1版

▲1997年5月4日,《北京日报》1版

▲1997年7月4日,《北京日报》1版

▲1996年11月28日,《北京日报》1版

▲1998年2月3日,《北京日报》1版

 

20多年前,京郊旅游景点可没有现在这样多,交通也不够便利,服务内容更是欠缺。为满足市民需求,北京实施了“便民旅游工程”,架起了京郊游的便利桥梁。

 

1

京郊多半景点无人晓

延庆的冰灯展、大兴的西瓜节、门头沟的风筝会……上世纪90年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光在北京城里头逛悠已不能满足人们的娱乐需求,奔郊区旅游成为一种时尚。

数据显示:1996年,京郊旅游已形成了一个达10亿元的大市场。那时候,本市市民每年平均出游1.34次,年人均郊游花费162元。(1996年12月4日《北京日报》1版,《京郊旅游形成10亿元大市场》)

然而,一份“北京市民京郊旅游调查情况报告”显示的结果却并不尽如人意。这份于1996年公布的报告表明:有99%以上的市民希望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到京郊旅游,67.22%的市民愿意以家庭为单位到自然风景区观光游览。不过,交通不便、不知去哪儿以及景点景区的餐饮购物服务条件较差且花费较高成为人们出行的障碍。

实际上,截至1996年,京郊已经开发出可接待旅游者的景点250余个,但抽样调查显示:北京市民知道的景点仅有85处,而其中的34处知道的人还不足1%。加大整体宣传力度,宣传京郊景点和旅游线路迫在眉睫。

 

2

双休日推动旅游

随着双休日制度的实施,人们对文化和体育活动的需求量迅速增加,不少城区居民希望走出城市,到大自然中去放松身心。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同时加速京郊旅游事业的发展,1996年,市政府成立了“双休日旅游办公室”,推出“便民旅游工程”,为城乡之间架起了方便旅游的桥梁。

据本报1996年10月29日1版《便民旅游工程民众叫好》报道,当时的10个远郊区县中有9个区县因地制宜开发、增添了各种旅游项目。房山推出了“山野风光”“文物古迹”和“新村建设”等不同项目的系列旅游。密云开展了长城古迹游、环湖观光游、水上娱乐游、生态回归游等“八大游”。延庆、昌平、怀柔、门头沟、大兴、平谷、顺义等远郊区县,也以不同特色的旅游项目吸引着京城百姓,其中不乏休闲、避暑、垂钓、游泳和多种游艺等。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项目多是直接为工薪阶层开设的。大兴半壁店森林公园推出了“家庭百元两日游”,一个三口之家只要花100元就可在密林环绕的环境中住宾馆、吃套餐。昌平碓臼峪山野公园将景点扩大到20多个,游客仅花10元门票,就可在充满野趣、变化无尽的怪石、溪流间度过愉快的一天,夜间还可以租帐篷露宿山野。怀柔神堂峪旅游风景区开展的“山区民俗游”颇有特色,设立了一批“民俗旅游户”,让有条件的农户腾出多余房舍,使那些想睡大炕、吃柴锅饭的城里人如愿以偿,每位游客只需每天掏十几元食宿费。这项“山区民俗游”颇受城市工薪阶层欢迎,旅游旺季每天住宿接待不下600人,“民俗旅游户”家家客满。

那时候,土里刨食几辈子的京郊农民忽然发现,自己干的这点农活、住的这间小院、睡的这片土炕、吃的这口杂粮,都成了城里人眼中的风景;而城里人呢,则从乡间田园中找到了花费不多就能回归自然的休闲场所。

 

3

“游”字头线路受欢迎

作为“便民旅游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1996年,北京推出了10条旅游专线车——“游”字头线路,当年共发车3.26万次,运送游客123.8万人次,大受欢迎。第二年,北京的“游”字头线路增至18条,通达68个旅游景点。

1997年“五一”前夕,本报记者到旅游专线车发车站点进行实地探访后发现,每逢周末的早晨,乘坐旅游专线车去郊区旅游的乘客特别多。在游7、游8、游9路发车的箭楼东侧站点,家住颐和园附近的金玉华老人对记者说,他66岁了,早上5点多就动身往这儿赶。“早就听说过石花洞,可一直没去过,看报纸上说有了旅游车,今儿带着老伴儿、孙女去玩玩。”在开往龙庆峡的游8路车站上,一位叫王春生的游客表示:“春天了,该出去走走。去一趟龙庆峡来回车票32块,不算贵。”

时任市第二公共汽车公司旅游客运分公司业务经理的纪燕河介绍,北京游1路自1996年1月15日开通后,天天客满,最多的一天发了130辆车。

“游”字头线路不仅方便了北京市民前往京郊旅游,也令景点受益。之前,由于交通不便,石花洞的游客人数一直不理想。石花洞管委会曾咬牙投资150万元,买了5辆大“黄海”,专门到市内免费接游客,可一天顶多也不过接二三百人。游7路开通后,仅两个月的双休日就拉去了6000多名游客,最多时一天去了15辆车!潭柘寺原来双休日客流量最多不过每天4000人,“游”字头线路开通后增加了10%到15%。戒台寺过去双休日高峰时游客只有1000人至3000人,“游”字头线路开通后游客人数猛增了40%到50%。

 

4

从星级饭店请高参

为了提高远郊区县饭店经营管理水平,推进便民旅游工程,1996年底,市内50家三星级以上饭店与远郊区县分别结对,签订了“相互协作共同发展旅游事业协作协议书”。

据本报1996年11月28日1版《城乡饭店结对发展旅游》记载,这些市内的星级饭店选派人员对远郊区县饭店分别进行经营管理业务指导,或由市内饭店分别直接进行管理或者参与管理,帮助郊区县饭店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和服务程序,就地培训郊区县饭店人员或郊区县饭店派出人员分期分批到市内饭店挂职培训。同时,郊区县按照市内饭店的需要和使用标准,组织本地的旅游商品和农副产品的深加工,直接供应市内饭店使用。市内饭店还以投资、联营参股等多种方式帮助郊区县饭店进行设施配套的更新改造。

那时候,郊区县饭店有197家,结对协作这种方式,迅速帮助郊区县提高了旅游接待水平,推动了郊区县旅游产业的发展。

 

5

农民脱贫当“万元户”

“便民旅游工程”让农民吃上了“旅游饭”,很多人因此脱贫成了“万元户”。

密云遥桥峪以前是个穷村,村民靠着人均几分薄地和养几头牲口过日子。自打进入上世纪90年代依托附近的云岫谷风景区搞起接待游人食宿的民俗旅游,一跃成为名闻遐迩的旅游村,1996年户均收入在万元以上,最高的达到七八万元。

1997年,遥桥峪村70多户人家有40多户开办了“民俗客店”。在村里走一圈,但见房舍井然、街巷清洁,家家户户门上钉着统一的号牌,墙上刷着醒目的大标语:“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了办民俗客店,各家共掏钱翻建了60多间房,扩大客房面积,改善住宿条件,投资总和在100万元以上。为了方便和游客联系,近20户农民家装了电话、印了名片。村里还成立了专门机构,对农民自发办旅游的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制定统一的卫生标准、价格标准,并雇了专人搞公共卫生。(1997年7月4日《北京日报》1版,《城里人乐游农家院》)

房山区下英水村靠开发一个洞富了一个村。上世纪90年代初,这个小山村靠村民集资开发了银狐洞,开放当年就收入52万元,还清了村民大部分贷款。1996年1月至9月,这个村的旅游收入突破200万元大关,同比增长了13.5%,全村人均收入比三年前翻了两番。

 

6

郊区过年成时尚

到上世纪90年代末,京郊游已成为北京人旅游的首选,过年去郊区更是一种时尚。

1998年大年初二早上,前门楼子下,在公交总公司游1路至游5路的发车点,35岁的章先生排队等候上车。他说:“老家亲戚到北京过春节,带他们到八达岭玩玩,过年不能光吃吃喝喝,也得活动活动筋骨。”那一年春节,从初一到初五,延庆龙庆峡接待了游客34000人,初四一天达到9200人;到康西草原冰雪游乐场驾冰帆、滑冰车、开冰摩托的有上万人。加上到八达岭的3万人,光延庆这三处景点五天就接待游客7万多人!

在农家院里过大年也别有一番滋味。1998年春节期间,怀柔官地村的十几户民俗接待户每天都有城里人去住。白天,游客们爬官地村长城;晚上,吃炖野兔、摊鸡蛋等农家菜,年味儿十足。(1998年2月3日《北京日报》1版,《十余万市民京郊过大年》)

随着公共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以及私家车进入寻常百姓家,如今,京郊游已融入北京人的生活,成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本版文字:贾晓燕

制图:焦剑

历史资料:京报集团图文数据库